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点赞创新榜样 先进个人TA们说……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28| 浏览:4944次

点亮科技创新之光

离不开一位位

在各自岗位上坚守与创新的成都科技人

日前,邓龙江等150名个人

被表彰为“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先进个人”

这些科技先锋

向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前行

共谱科技新篇章


致敬创新榜样

感受奋进力量

今日,我们聚焦部分先进个人代表

听一听

2022年,他们有哪些难忘的创新时刻?

2023年,又有哪些新目标?

聆听·创新之声

先进个人代表这样说……

先进个人:陈元伟

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海创药业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全球化创新药物企业,自主构建并完善了氘代药物研发平台、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平台等四大核心技术平台。

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元伟介绍,经过10年的发展,海创药业已有200多项专利,构建10个产品管线,其中4个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海创药业2022年能够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侧面证明了我们优秀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

“此次,能获得先进个人的表彰,我深感荣幸。”陈元伟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创药业的产品将在2023年走向商业化,“希望我们研发生产的药物能够造福广大的患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先进个人:王莉

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莉从海外回国后,创建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创业团队,坚持20余年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LP)中心。中心通过美国、欧盟、中国药监局等相关资质认证,实现数据国际互认。在王莉看来,生物医药研发是多学科、密集型高科技人才领域,无论是顶层布局的理念,落地的政策支持,还是创新创业环境,成都都是一个非常适合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的城市。

“2022年,我们顺利完成多个抗新冠疫苗和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为保障人民用上国产抗疫药物做出了贡献,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绩,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展望2023年,王莉表示:“我们将立足成都、面向全球,布局未来创新成果转化需求,配合成都市政府提出的建圈强链目标,构建以资源链--支撑服务链--聚集创新链--促进产业链的生物医药创新与创业发展新生态,打造国际化的药物创新中心。”

先进个人:胡所亭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研究员

“2020年,我来到成都参与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建设,这三年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在推动的过程中,让我对‘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句古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研究员胡所亭说道,“特别是2022年,创新中心的研发基地也即将投用,这为我们接下来构建新时期的创新生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创新中心从筹备建设到运营研究的关键一年。”胡所亭表示,“开好局起好步,我们将把握创新规律,和地方政府一道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一起共建创新生态,共启未来发展。”

先进个人:叶锐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通过多年探索,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锐与他的团队打造出一种“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专门推动院士专家的科研成果在成都落地转化。除此之外,他还牵头组建了一支多学科融合的工程转化团队,为成果转化助力。

“2022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我们团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突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将在蓉院士的前沿科研成果顺利在成都就地转化,实现了产业化。”叶锐表示,2023年,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推动成都更多优质科研原创技术成果走向产业化,为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先进个人:段俊国

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股份公司董事长、教授

长期坚持医教研一线,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股份公司董事长、教授段俊国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努力从未停止。回首2022年,段俊国带领团队不断取得新突破,“银海近视综合防治团队向全国发布了近视防控十一法则,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发生、发展,并为成都市儿童、青少年建立了110多万人次眼健康档案。此外,我们还自主研究开发了养眼牛奶、靶向光子台灯系列、地巴唑滴眼液目然雾化创新应用等一系列产品和技术,助力近视防控。”

“应该说近视防控是当前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问题。”段俊国表示,银海眼科将在近视防控领域为成都市、四川省和全国青少年儿童做出更大的贡献。

聚焦·创新活力

创新主体加速涌现、生长

一位位科技工作者选择

研在成都、创在成都、赢在成都背后

是成都这片创新创业热土

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持续激发创新活力的不懈努力

在成都,创新活力越来越强劲——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成都加大高企培育力度,开展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核科技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并落实激励保障政策。

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建圈强链重点领域和前沿新兴领域实施107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创新及应用示范项目,支持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形成45项创新产品。与此同时,成都还制定出台《成都市“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实施和管理办法》,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

创新科技金融方式“资”润企业,开发了科创“投、贷、保、券、贴”等“一揽子”科技金融产品,以满足企业全链式投融资需求。截至目前,“科创投”系列基金群总规模增至52.2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项目216个(次);“科创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增至119.41亿元,通过“成果贷”“人才贷”“研发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帮助科技企业获得信用贷款238.17亿元;运用“科创贴”对获得融资和科技保险的5766家科技企业给予配套资助。


一个个加速涌现的创新主体成为城市创新活力更强劲的生动注脚。数据是最好的例证——2022年,成都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较2021年增长近30%;登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645家,同比增长23%;新增独角兽企业4家,总数达9家,排名全球第25位。截至目前,科创板“成都军团”已达17家。

站在新起点上

崭新的篇章呼唤奋斗者挥毫书写

梦想的征途召唤追梦人再启新程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让我们与成都一起

创新向未来!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