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创新潮涌成渝 科技协同合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03| 浏览:4792次

2022年12月30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

第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

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起步、加速、奔跑

……

在进入第三个建设年头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成渝两地携手

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合作

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全面提速、整体成势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深化党建联盟建设的意见,成都市科技局搭建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班,细化与重庆市科技局签署的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制定协议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多次加强与重庆市科技局对接,在共建创新平台、深化校院地合作、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深入务实合作,积极参与四川省、重庆市、成都市、绵阳市科技协同创新专项工作组会议,抓好“十个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全面提速,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正不断显现——


再上新台阶

携手共建西部科学城

近日,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成都科学城,迎来了新成员——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整体迁移至此,将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而在不远处,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已建成投运,算力排名进入世界前十。

强大的算力,是支撑基础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在200多公里外的西部(重庆)科学城,超瞬态实验装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它能在精确到“飞秒(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埃(1纳米的十分之一)”的尺度下研究物质瞬息变化,将解决先进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关键技术需求。


成渝携手,未来可实现成渝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间的超高速网络互联,联合对重大技术难点展开科研攻关。而在今年年初公布的《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中,成渝两地围绕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等方面,就涉及30个项目、共计750亿元的总投资。

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这一年,成都不断“加码”——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出台西部(成都)科学城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并积极向上争取更多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改革举措在西部(成都)科学城落地布局,加大对成渝地区支持力度。

推动合作落实,成都积极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两地科学城管委会联席会议等合作机制,推动成渝绵建设“创新金三角”,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

如今,在成渝两地的西部科学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已呈全面开花之势——

在重庆,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大批平台、项目陆续落户或投入运营;

在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迁至科学城园区、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正式投用、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载体基本建成,在整个西部(成都)科学城核心区域,已聚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交叉研究平台5个、科教基础设施6个、“中科系”“中核系”国家级科研机构2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5个;

……

成渝两地一系列高能级平台陆续搭建,成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一环。

构筑新高度

携手打造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在成都,自去年6月揭牌以来,天府实验室就一直备受关注。这一年,天府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和天府永兴实验室发展加速,阶段性成果显现,成为西部(成都)科学城的重要支撑。就在11月23日,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2个新成员揭牌加入,“为国铸剑”的4家天府实验室“组团出道”。



而在重庆,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的“头号工程”——金凤实验室今年已揭牌投用,把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作为核心任务,将围绕生命健康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

加快打造战略科技力量,这是成渝携手打造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年来,成都步履“不停”——

加快配合四川省与重庆市制定《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方案》。

依托兴隆湖周边等重点区域,全力打造空间高度聚集、学科内涵关联、功能互相支撑的大装置和研究基地集群,电磁驱动聚变装置、跨尺度矢量光场2个大科学装置完成项目选址,“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样板工程-成都智算中心正式投运。

此外,促进资源持续完善科技基础资源、大型科研仪器、引智成果共享共用机制,两地正携手加速前行。

塑造新优势

携手强化产业创新链协同

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不久前,一场旨在促进成渝两地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活动在成都成功举办——“创业天府 菁蓉汇·成渝数字经济专场”聚焦成渝产业协同创新与产业链集群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在活动上,两地多个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项目现场签约,两地行业代表、高校院所专家、一线创投机构及双创载体代表也围绕两地数字经济如何进一步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成渝携手,两地优势产业正实现相融共促。为更好地强化成渝优势产业创新链协同,成都还从多方面“多管齐下”——

做强全产业链优势,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成渝重点优势产业,编制发布技术创新图谱,梳理国家级创新平台资源、产业链创新资源要素、顶尖科技创新团队“三张清单”,支持成渝联合开展强链补链科技项目招引。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走访对接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长安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在渝高校院所,推动成都高新区与重庆大学、龙泉驿区与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展合作。

加强协同创新合作,设立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项,支持两地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成渝两地协同创新。

开拓新局面

携手构筑开放共享的区域创新生态

12月26日,兴隆湖畔,成渝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普协同合作,再迎“大事件”——第二届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举行。这是继去年首届论坛在重庆举行后,论坛来到成都。


全国首个科普研学服务管理规范发布、首批成渝地区科普研学基(营)地授牌……一系列“大动作”,标志着成渝“双核联动”,正共赴科普新时代。

全方面加强科普创新合作,据统计,自第一届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召开以来,加强科普协同合作,两地已累计开展科普研学活动超500场,为两地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和服务,也成为两地携手建设区域创新生态的缩影。

一年来,加快建设开放共享的区域创新生态,成都不断扩大“朋友圈”——

与内江、雅安等8个市(州)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在资阳、德阳、眉山建设3个协同创新中心,在攀枝花、遂宁、德阳开通“科创通”服务平台,连续举办创新资源市州行、成德眉资创新大赛等活动,并借力“校企双进”平台,将成都科教、算力、展会、科技金融、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资源向成渝地区全面辐射,加快构建“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协同机制。

发挥成渝地区高新区联盟、大学科技园联盟、技术转移联盟、科普研学联盟等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两地孵化器协会共同组织创业孵化载体对接交流活动,双城经济圈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数达102家,协同开展成都“菁蓉汇”、重庆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54场,促进区域创新生态融合共建。


站在新起点

成渝携手,双核联动

将朝着“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目标

继续坚定迈进

共绘成渝两地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