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科学普及
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科技创新不停
科学普及不止
在成渝“双核联动”建设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征途上
成渝正同向而行
互通互融共发展
不断推动成渝地区科普资源共享
携手助力“科普之翼”展翅腾飞
时间回到2021年10月26日,首届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还历历在目,但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这一年,成渝地区科普协同合作,科普研学线路和资源不断整合共享,两地累计开展科普研学活动超500场,推动成渝两地青少年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科普研学活动和服务。
专家建言献策
成渝共赴科普新时代
12月26日
新一届论坛的举行
意味着成渝双城的
科学普及之路
即将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看看他们
是如何为成渝新时代
科普创新发展
建言献策
在科技部人才与科普司原二级巡视员、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邱成利看来,成渝地区科普发展有平台、有人才、有作品、有活动,整体处于全国前列,这得益于两地有良好的科普发展政策体系、较完善的科普能力,并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可以说,成渝地区科普有鲜明的特色,特别是立足丰富的科教资源,在利用科研资源、科技资源、科研成果转化成果服务公众上表现尤为突出。”
事实上,邱成利已经是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的老朋友了。去年,他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2021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今年来到成都,邱成利直言十分期待两地科普事业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本次论坛的举办将为成渝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我们要来一场‘头脑风暴’,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两地科普政策、重大活动策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特别是要立足两地特色,在优势领域集中力量进一步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让两地公众享受科普红利。”
“优秀的科普基地应该是起示范引领作用的。”上海科技馆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明以“市校共建”的成都自然博物馆为例说道,科普基地是一个公益性的学习平台,平台上的科学普及工作需要全社会、跨区域、跨行业的广泛参与,“成渝两地应该拓展科普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逐渐形成‘大科普’格局,让两地更多的社会资源聚焦于此,使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汇聚到此,植入到场馆的各种科普教育活动中间,让两地的居民切实能够感知到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感受科学的魅力。”
同时关注科普人才培养的王小明认为,成渝地区本身就汇集了众多科技创新资源,成渝两地热爱科普的年轻人们可以通过成渝科普创新发展论坛这个平台进行广泛地交流与沟通,将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向外界输出属于成渝地区的科普智慧。
两大科普基地持续发力
为成渝科普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成渝地区多领域延伸合作中
科普合作占据了重要一席
这一年来,成渝科普硕果累累
作为成渝科普发展历程中
不可或缺的两个科普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
重庆自然博物馆
让我们看看他们作为
成渝科普基地的代表
是如何推动成渝科普不断前行的?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这件事,我们做了二十多年。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20多年前便建立了专门的科普教育部门,现在有科普人员80余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研究员金双介绍说,基地近十年来开展大熊猫研学、熊猫龙门阵、志愿者讲解等8大类科普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线下直接受众达1.2亿人次。
负责熊猫基地科普工作的金双对成渝科普发展充满了希望,“成渝两地间的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科普活动渐成规模,尤其是科普研学线路的打造,成渝两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可以有机会探寻科学的奥秘……”金双表示,她希望通过成渝两地的科普工作者的互帮互助,通力合作,将成渝两地科普工作提升到一个更加崭新的阶段。
重庆自然博物馆累计接待100多万人次,让每个少年都享受到科普的乐趣。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自2015年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观众1000多万人次,中小学生约占观众总数的30%。提供义务科普讲解30652(厅/次),累计接待市内外大中小学近千所。开展“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教育活动1000余场。“我们希望让每个少年都享受到科普的乐趣。”重庆自然博物馆副馆长涂翠平说。
“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之上,让文博插上互联网和科技的翅膀,这样成渝两地科普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涂翠平谈到成渝科普创新发展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表示,下一步,将与成渝两地科普基地联盟单位在藏品保护、研究、展示、文创开发和研学旅游等领域强化合作,助力成渝两地科技创新与科普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自然博物馆与成渝两地相关单位广泛建立合作关系,在展览、藏品、科研、科技创新和研学旅游等领域强化协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重庆自然博物馆共同签署了为期五年的《科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展览合作、科普教育、展品制作、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强强联合,携手前行,全面推进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合作。
成渝“双核”驱动
论坛明日“闪耀”蓉城
在12月26日(明天)
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湿地公园路演中心
将上演一场成渝双城间的“科普盛宴”
第二届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
那么本届论坛有哪些亮点?
又将如何续写
成渝科普新篇章?
据了解,本届论坛主题为“成渝‘双核’联动 共筑科普未来”,旨在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向全国科普同行发声,搭建科普创新策源、交流与合作、人才汇聚三大平台,推进成渝地区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
亮点一专家解读新时代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
科技部人才与科普司三级调研员杨启明先生将连线现场,解读在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背景下,“新时代”科普工作所面临的战略任务和使命。他将从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强化科普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与讲解。
亮点二全国首个科普研学服务管理规范——《成渝地区科普研学服务管理规范》将发布
为进一步深化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两地科普工作的交流与合作,规范成渝地区科普研学服务,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与重庆科普基地联合会共同制定出《成渝地区科普研学服务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旨在助力提升科普研学服务质量,推动科普研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科普研学行业标准建设,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亮点三“圆桌会议”——科普大咖齐聚蓉城,共话成渝科普发展新机遇
该环节将邀请来自国内及成渝两地的科普大咖共同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及《“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推进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就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的大科普体系,夯实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进行探讨。
亮点四首批10个成渝科普研学基地(营地)将在现场揭晓
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重庆科普基地联合会按照《成渝地区科普研学服务管理规范》团体标准,重点结合研学资源、研学导师、研学课程与线路等科普研学要素,系统评选出的10个成渝科普研学基地(营地)届时将统一举行授牌仪式。
中国科普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应该如何抓好机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普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科普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周建强,将给我们带来《中国科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干货满满!
见证成渝科普创新发展
明天我们不见不散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品: 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