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走进成都“国之重器”——“人造太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30| 浏览:5511次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将如何应对因过度开采

而步步紧逼的能源危机?

全球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

未雨绸缪寻求新能源

正在开展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合作工程——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也就是常说的“ITER”计划

参与这项工程的中国团队

有一支核心力量就在成都

那么

这“未来能源”背后的“成都力量”

如何撑起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呢!

太阳能带来光与热

是因为它内部时刻都在进行热核聚变反应

如果人类可以掌控这种反应

就意味着

世世代代将拥有无限的清洁能源

利用这个原理

研发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的装置

俗称“人造太阳”


原理看似简单

但要让核聚变做到精准“可控”

让能量持续稳定输出

却难于上青天

因为核聚变发电不能一下子释放完全部能量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人造太阳”研制团队青年骨干


在自然界中,平均一个质子要等待数十亿年才能进行一次核聚变反应。太阳就是一个巨型的核聚变反应堆,我们要实现核聚变,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超高温超高压的条件,并将反应物约束到一定的时间。太阳就是利用自身强大的重力,将反应物进行约束。而在地球上要实现可控的核聚变,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上亿度的高温。然而在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可以耐受这种高温。所以,科学家想出了利用磁场来约束反应物,这就是磁约束核聚变。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中国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人造太阳”

经过多年潜心研发

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的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在成都建成


该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

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

它通过磁场约束高温的等离子体

使粒子的能量不断提高

直至发生受控的核聚变反应


时间回溯到2020年12月14时02分

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在成都建成

并实现首次放电

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

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

建造、运行技术

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

打下坚实基础


蔡立君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新一代“人造太阳”安装负责人


这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的模型。我们的装置采用了更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其中等离子体体积达到国内现有装置2倍以上,等离子体电流能力可以达到2.5兆安培以上,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可达到1.5亿度,相当于太阳芯部温度的近十倍,能实现高密度、高比压、高自举电流运行。

作为国之重器

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

是实现我国核聚变能开发事业跨越式发展的

重要依托装置

也是我国消化吸收ITER技术不可或缺的平台


钟武律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实验负责人


ITER计划是我国迄今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我国承担了其中约9%的任务,而根植于成都创新沃土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担了其中关键涉核部件的研发。在特殊材料与工艺、关键部件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成都智慧”对“ITER”项目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未来能源”的部分核心技术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核聚变能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能量来源

是目前人类彻底解决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终极途径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

中国科研团队再传喜讯

10月19日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等离子体电流

突破100万安培

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科技无限,创新不止

成都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有基础有信心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

新的更大贡献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