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战略科技力量
50万米高空,6张卫星地图
清晰记录着成都科学城10年变迁——
2013年
这里还是市郊的一块低洼之地
随着时间推移
蔚蓝色湖水替代了原来的黄土
这里成为人旺业兴的未来“新城”
这里
不仅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天府实验室
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
国内知名高校落地成都的新型研发机构
以及纷至沓来的行业领军型企业
……
成为成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个缩影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而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十年,成都坚持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个个科研创新高地拔地而起,一批批顶尖学术机构、科技企业加速聚集,镌刻下发展的坐标。
今日,我们聚焦十年间成都战略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
镜头·定格
蓉城9月
空气中满是桂花香气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总工程师、研究员杨虎
快步走进会议室
各科研团队负责人已就位
……
早上9点,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忙碌的全新一天就此开启
从几十年前在山沟里做科研到如今成为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建设的领衔人物,杨虎是一名追“光”而行的探索者,他深知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意味着什么,“在传统光学领域,无论是理论、材料,还是标准,我们都在跟随西方步伐。但在信息光子学、能量光子学等领域,我们从基础理论开始就有充分支撑,具有在全球争先的基础和机遇。”
而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所承担的使命之一,正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世界一流的光学工程研究中心,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科技支撑。在杨虎看来,这意味着,要在新赛道上实现跟随到领跑,继而腾飞。
使命在肩,笃行不怠。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从0起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加速“快跑”起来,承接多项国家重大任务。“我们将与产业界一起,在微纳光学制造、结构功能材料领域,建立新的产业赛道,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对于未来,杨虎信心十足。
十年·全景
创新浪潮
奔涌不息
在成都
还有许许多多像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这样的“排头兵”
结出累累硕果
十年间,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 | /
★
牢牢稳住“基本盘”,成都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基础扎实,在城市创新版图之中聚集了60余所高等院校和一大批科研院所。十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12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增至137个;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在蓉8所高校入选。
\ | /
★
积极承担“新使命”,成都坚定不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西部(成都)科学城应运而生,并构建了“一核四区”的空间功能布局,“一核”即成都科学城,“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
2021年6月正式挂牌以来,西部(成都)科学城核心区域布局已聚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交叉研究平台5个、科教基础设施6个、“中科系”“中核系”国家级科研机构2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5个。引育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62个;引聚新经济企业5000余家,为成都提升城市创新策源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 | /
★
着力建强“生力军”,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组建天府实验室,仅仅半年多时间,天府实验室从实现“零的突破”变为“组团出道”。今年内,4个方向实验室将全部挂牌,完成“组团”。
这些生长于斯、加速成长的创新集群
正是成都不断增强
战略科技力量的城市担当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正在全力冲刺!
-2013年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评估。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正式投产,成都工厂是继德国和美国之后西门子的全球第3个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中心,也是西门子在德国之外建立的首家“数字化企业”。
-2015年
西南交大与金牛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环交大智慧城”建设全面启动,双方将共同打造高智力密集度、高产业附加值、高创新创业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2016年
成都市与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川农、成都理工大学及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在蓉高校院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创新合作。
-2017年
西部首个国家级干细胞创新平台——“成体干细胞开发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落户成都。
-2018年
先进微处理器技术、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相继获批。
成都市与中国农科院共推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建设。
-2019年
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在成都揭牌成立,LHAASO科学观测正式启动。
-2020年
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8家知名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成都先进推进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推动在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内建设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研究中心。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6个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启动建设。
-2021年
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西南特色中药资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实现我市13年来国重实验室零增长突破,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达12家。
西部(成都)科学城正式揭牌,并加快成型起势——核心区域已聚集“中科系”“中核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5家。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天府实验室在成都正式揭牌,同年,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相继揭牌运行。
成都超算中心被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成为西部首个国家超算中心。
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电磁驱动聚变、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等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
部分图据:成都日报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