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开年以来
成都科技创新
动作频频
“虎”力全开!
1月17日
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敲响成都新年A股“第一钟”;
2月8日
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30个项目计划投资约750亿元,透露出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2月27日
“大运号”卫星发射成功,科技赋能“航天+大运”,将为成都大运会提供丰富的卫星数据资源及应用服务;
……
开新局 育新机
科技创新让动力源牵引更加强劲
成都正在全力建设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全速前进!
双城赋能
创新协同合作再上新台阶
2022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夯基垒台迈向整体成势的关键一年。
唱好“双城记”,科技创新如何助力?
就在2月8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川渝两省市共建项目发布最早的一次,也是总投资金额最大的一年。
其中,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是重点任务之一,30个项目计划投资约750亿元,透露出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事实上,自2020年中央发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动员令后,成都、重庆相向而行,成渝科技创新协同合作的多项工作已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数据显示,川渝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高标准共建西部科学城,推动川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54.5亿元,其中双核涉及项目31个,总投资949.5亿元。
科技创新正汇聚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强劲动能……
创新策源
西部(成都)科学城拔节“成长”
人才是第一资源。
新年伊始,一则招聘启事引发广泛关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面向全球“招兵买马”,招聘机械设计、软件开发、光学设计、精密测量、远场超分辨成像等岗位人才。
从人才引进到聚集全球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天府实验室,成都一直在努力。
天府实验室自正式揭牌以来,已从“零的突破”变为“组团出道”,正加速拔节“成长”——
●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一期工程南地块载体项目已竣工、北地块载体项目开工建设,已对外开展57个岗位招聘工作;
● 天府永兴实验室已组建首批科研团队;
● 天府绛溪实验室首批10万平方米物理载体开工建设;
● 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部分载体项目已开工建设,并于今年2月启动第一批人才招聘。
天府实验室建设的推进,只是西部(成都)科学城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好消息不断传来: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已开工建设,中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总体形象进度完成87%,国科大成都学院已完成竣工验收……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成都已跑出创新“加速度”,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成型起势,积极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这样的速度,正是成都城市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切片。从“规划图”到“实景图”,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蓉城大地盎然生长,正成为成都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撑。
前沿攻关
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发力
科学技术的攻关,在新年伊始,成都也是不断发力!
不久前,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在基因治疗领域再迎重要里程碑。诞生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我国首个B型血友病原创靶标基因疗法宣布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启动临床研究,与传统酶替代疗法相比,有望实现“一针治愈”!
四川至善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项目的合作发起方,它是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蓉漂人才董飚博士领衔,从零搭建了国际先进的基因、启动子、衣壳优化以及药物规模生产平台,已具备了基因药物开发生产的全流程能力。
推进一批批前沿技术加速攻关,离不开产业环境营造。2月8日,成都高新区推出系列重磅举措,各项举措环环相扣——
其中,2022年产业基金组建计划明确拟组建600亿元产业基金并广泛征集产业发展“合伙人”,将布局16个产业前沿领域,聚集硬核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助推科技自主创新,做强产业支撑,提升城市动能。同时,将着力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加快聚集领军人才。
创新潮涌
高新技术企业接连冲刺资本市场
新年伊始,成都企业密集冲刺资本市场,好消息不断传来——
● 1月17日,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敲响成都新年A股“第一钟”;
● 不到1个月,2月15日,成都坤恒顺维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 同一天,证监会网站显示,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获通过;
……
值得注意的是,这3家企业都是扎根成都的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脚下根植的“创新土壤”。密集上市的背后,是成都不断创新的科技金融产品、不断完善的科创企业成长培育机制,以及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的持续努力,关注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持续给予精准的支持。
以创新科技金融方式为例,成都开发了科创“投、贷、保、券、贴”等“一揽子”科技金融产品,以满足企业全链式投融资需求。
再看创新主体培育:成都正在开展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核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实施“政策支持+投资孵化+科技服务”定向扶持组合拳,推动更多企业科创板挂牌上市,借力资本力量催生创新型领军企业。
科技大运
展现成都科技力量
今年6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盛大开幕。一场世界级的体育赛事带来的不止是精彩绝伦的观赛体验,更为新技术提供了难得的应用场景,为城市发展带来了能级提升的强劲势能和经济转型的澎湃动能,成都大运会也将是展示成都科技力量的一次盛会。
2月27日,大运号(星时代-17)卫星搭载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全球首个以赛事命名的卫星,也是大运会历史上首次与航天技术类企业携手深度合作,将为成都大运会提供丰富的卫星数据资源及应用服务,传递出“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积极寓意。
大运号(星时代-17)是由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蓉漂计划·顶尖创新创业团队”为主研发的新一代AI遥感卫星。瞄准“科技大运”,大运号卫星也将以“航天+大运”助力体育创新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为一场精彩的大运会提供航天科技支撑。
还有更多的成都科技企业在加入——
在北京冬奥会上,为崇礼核心赛区提供智慧路灯服务的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运会场馆周边道路布局了近500盏“智慧树”。“智慧树”在提供基础的照明服务外,还搭载接入了视频监控、路灯节能控制器、交通指示牌、交通信号灯、无线WiFi、LED信息显示屏等功能。“我们还在‘智慧树’上增加了成都大运会元素,目前已经完成建设。”华体科技董事、副总裁刘毅说道。
推动绿色大运,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碲化镉发电玻璃,采用低碳环保的发电技术提供清洁电能。成都中建材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中建材在本次大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参加了大运会运动员下榻酒店的屋顶改造工程,采用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发电玻璃对酒店屋顶进行了改造。
科技赋能体育,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成都正加快赛事资源的场景化、数字化、IP化,为实现智慧办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部分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