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现场听问题 精准“解难题”……委员·局长面对面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12906次

                                  迎着春天的脚步

                                 成都进入两会时间 

                       “委员·局长面对面”现场咨询交流活动

                                2月24日在金牛宾馆举行

 

    2月24日,在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委员·局长面对面”活动现场上,政协委员与22个市级部门负责人现场交流,现场对话没有客套话,交流直奔主题,委员关切现场办。

    一边是委员们从一线带来冒着“热气”的建议,一边是局长们揣着“干货”满满的方案作答,大家都为着城市高质量发展共同目标,同心合力共奋斗。

1740536977102510.jpg

    此次“面对面”活动围绕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4个领域展开,委员们对科技命题,关注尤甚。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与7个业务处室负责人刚一坐下,不少委员就带着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交流。

    “科技企业如何更高效地链接高校科研团队,实现点对点的技术研发和转化?”“紧扣‘立园满园’,打造工业科技爆品,我们在一线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有效模式,是否可能进行更广领域推广?”……面对委员们切实的问题与建议,市科技局逐一现场答疑回复,并落实到具体处室,现场给答案、给路径。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落地“生金”?

解决信息差是关键“加速器”

 

    来自经济界别的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奔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晓静对企业与高校对接效率问题十分关注,“作为民营企业,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创新需求,如何才能打通校企合作间的‘最后一公里’,让高校成果在市场环境下成功转化?”

1740537014248594.jpg

    “我们正在从搭建对接平台、建设孵化载体、构建中试平台体系、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设计制定新一轮校地合作的相关支持政策,要让高校科技成果在愿意转、转得好的同时,还要打通企业和高校间关于创新转化方面的信息差。”听到何晓静的问题,丁小斌立马回答并摆出一组数据。

    2024年,成都推动域外高校院所孵化成果转化公司近400家;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转化行动、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对接活动306场,引进重点成果转化项目116个。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科技创新需求和成果转化需求之间的信息差,让更多科技成果在蓉‘落地生金’。”据了解,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市科技局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比如在科技金融上,探索推出“积分保”等科技金融产品,探索开展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等,将有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740537039334270.jpg

    听到这样的回答,何晓静对未来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充满信心。在她看来,成都市针对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很多支持性政策和措施,逐步构建起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在这样的生态下,校企联动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更少不了信息互联互通。”她解释道,企业界缺乏前沿创新成果,高校院所也缺乏市场一线需求,信息缺失和不对称造成了信息差,“通过政府搭台实施科技成果对接行动,从而打破‘信息差’壁垒,有效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如何高效利用科创资源?

用好成都科创生态岛这个“连接器”

 

    成都科创生态岛作为成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一直备受各方关注。

    如何高效利用科创资源,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面对面交流中,市政协委员皮建军开门见山地问道:“成都科创生态岛是个很重要的资源,我们究竟该如何充分利用它呢?”

    谈及成都科创生态岛的建设利用,丁小斌介绍道:“未来,成都科创生态岛会重点集聚中试平台、检验检测服务等,目的就是为企业和科研项目服务,不仅要整合高校资源,还会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借助更多外部平台,全方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1740537064850351.png

    如何系统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竞相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成都造”工业爆款产品,也是皮建军关注的重点。

    皮建军分享道:“这次主要是交流‘立园满园’、打造工业科技爆品的政策架构体系。我们希望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去年政协委员在成都双流视察时,发现了一个好的案例,我们当时对这个模式跟踪了四个月。今天我也专门与市科技局交流,想请大家去实地考察、评估,帮忙认真分析、推广这个模式,让更多成果加快转化。”

 

如何助力企业竞逐未来赛道?

开放应用场景助力企业站上广阔舞台

 

    当下,成都力量正积极竞逐人形机器人领域,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是其中之一。市政协委员、中心负责人张睿睿带着建议而来:“希望成都能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环境,同时希望能为科技企业进一步开放应用场景,比如立足成都特色与优势,文旅机器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丁小斌介绍,成都从容错机制、考核等多方面入手,将进一步鼓励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据了解,在中心发展早期,市科技局通过相关融资对接活动,帮助企业顺利与投资机构“牵线搭桥”。接下来,借助科技赋能世运会等重要机遇,也将帮助企业进一步深挖应用场景,站上更广阔的舞台。

    “面对面”交流提问,“点对点”解决问题。谈及“委员·局长面对面”现场咨询交流活动的举行,丁小斌表示:“直接与委员面对面交流,效率很高、效果很好,我们很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将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和思路传递给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

1740537087125222.png

    “大家都非常关心城市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建议,尤其是在成果转化、创新服务生态、效率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他表示,“今天的问题非常真切,反映了来自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一线的实际需求,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市科技局在活动前进行了充分准备,针对委员们可能关注的热点问题,7个处室负责人也来到了现场,认真听问题,当场精准“解难题”。

    “现场沟通很充分,有些问题能够马上得到解决,有的问题马上就能交办,这种形式也是我们‘进解优促’的一种方式。”丁小斌表示,活动上政协委员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真实且具有建设性,我们会收集起来,带回去研究再征求意见。

 

                                 接续“面对面”

                                 落地“实打实”

                          在这场实实在在的交流结束之后

                              是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

                                坚持创新驱动

                               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快向新再出发!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