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的2025澎湃开启
开局即奔跑
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持续做好城市创新发声
“科技 WE TALK”
2025科创对话活动跨界开启
1月10日,“科技 WE TALK”2025科创对话活动在天府新谷举行。来自中央、省、市的媒体机构 代表,以及在蓉科技园区、企业代表等30余人齐聚一堂,回首2024、畅想2025,共话新时代传媒推动力,共谋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翼出席活动。
一个“有故事”的成果展
让“成都创造”被看见
硬核“成都造”
出圈成果大集结
一步入活动现场,最近“火出圈”的具身科技“四足机器狗”一下子“抓住”大家“眼球”,它行动灵巧,与参会代表们互动频频,备受大家好评与欢迎。
在它身后,还有一排“成都造”硬核科技产品“集结”亮相,它们都是2024年成都科技创新的“明星”,也是不少媒体报道中的“老面孔”——刚刚通过四川省“首台套”认定的齐碳科技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紧追谷歌的中微达信量子计算测控核心芯片,完成首飞的沃飞长空AE200,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的空御科技便携式察打一体设备……
在活动现场,一批近期声量很大的硬核“成都造”出圈成果大集结,“新”声夺人地成为了此次活动的“第一视线”。这些成果虽然来自不同领域,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传媒力量赋能,让前沿产品在市场化过程中,受到了各方越来越频密关注。
过去一年,借助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多的“成都造”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迈向全国甚至世界的舞台,被公众“看见”并熟知。
现场除了“老朋友”,更有“新朋友”——天奥科技的北斗手表能提供“卫星+”智能穿戴解决方案,物空科技的“隐私保”“隐身保”“隐音保”“音盾”等物理空间系列安全防护产品,可在多场景下让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它们背后,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创新故事。
事实上,持续做好城市创新发声,成都一直在路上。
作为全国首个城市级科技垂类融媒体中心,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直深入成都科技创新一线,挖掘、记录成都科技创新故事,并与媒体机构创新同行,共同发出成都科创宣传“最强音”——
2024年,中心作为成都科技宣传的“中央厨房”,紧扣全市科技系统聚焦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做好科技创新的成都发声。“成都科技”全矩阵平台粉丝总量突破120万,发送各类信息1.5万条;与中央、省、市媒体联动,全年发布新闻产品超100个,被新华网、人民网、科技日报、中国网、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创作转发超1万条;“成都科技”荣获成都市市级部门“2024年优秀政务新媒体”……
在新的一年,中心也将继续向新而行,携手各方力量一起见证成都科技创新的新突破、新发展,让科技新闻更近一分、再深一度。
现场还揭晓了2024成都科宣年度案例——包括年度科宣影响力案例、年度科宣创新力案例、年度科宣传播力案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都是2024创新成都澎湃脉动的有力见证者、记录者。
一段有温度的分享
做成果迈向市场的“桥”
让“成都造”创新成果
向世界“发声”
回望2024,展望2025,如何持续发出成都科技创新“最强音”?在现场,来自全市科技新闻战线的媒体记者、科技创新企业、产业园区代表们,共同探讨成都科技创新宣传的新方法、新价值与新探索。
科技新闻报道,因其专业性要求高,往往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现场,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彭祥萍以其丰富的采访经验和生动的报道案例,讲述了她在成都科技新闻报道中的故事。“科技是一个门槛相对较高的领域,它要求记者对科技有成体系的理解。每当采访选题中涉及新兴技术、未来产业赛道,我都会在采访前先去理解和学习,这样才能保证报道的专业性。”在她看来,深耕科技新闻领域,不懈学习和持续充电是记者的必修课。
彭祥萍谈到,不管是出海欧洲的“成都造”科技电子价签,海拔4000多米以上大科学装置“拉索”、还是深藏地下2000多米的锦屏实验室,它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作为记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身边的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创新技术、创新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给读者。”
如何做好媒体界的“专精特新”?四川封面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科创事业部总监、天虎科技负责人罗曙驰带来了他的看法,“在成都这座科技创新的金矿里,我们科技类的媒体需长出两只‘特殊眼睛’,坚持一颗耐心,双脚扎进产业土壤里。”
在罗曙驰眼中,媒体首先要有新闻眼和行业眼。“新闻眼要敏锐捕捉新元素,如2024年我们与成都科技合作的‘寻找成都AI向新力’系列报道,深入人工智能热点领域,展现了成都AI生态的重要进步。”罗曙驰提到,还要守护好一颗耐心,做耐心媒体,坚持调查研究。“天虎科技长期关注并陪跑优秀科技团队,我们希望在更早阶段挖掘并推动这些团队的成长;每月开展成都科技创新投融资监测分析,发现成都科技投融资保持增长,形成创新企业矩阵。”
通过科技领域的宣传报道,提升成都科技声量,其受益者将是这座创新创造之城中的每一个创新主体。无论是前沿的科研机构、充满活力的创新企业,还是深耕行业的技术专家与企业家,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匪浅。
1个背包,6个集装箱,踏上印度……自开启“出海”道路来,博恩思已实现在印度、日本、阿联酋、德国、美国等多国的海外布局,并逐步推动手术机器人从微创向无创不断创新“进化”。在现场,博恩思创始人李耀带来了有关“出海”与“创新”的故事,在他看来,创新路上“被看见”极其重要,“去年12月6日,博恩思在成都完成全球第100例注册临床手术,这一重要时刻也有幸得到各级媒体的支持与报道。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借助媒体的力量,也让更多人能看到博恩思的产品、看到我们在做的事。”
“循此苦旅,以达星辰”是李耀很喜欢的一句话,前路漫漫,他也一直初心未改:“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患者医生、更多的伙伴以及更多的媒体能关注博恩思,在世界舞台上能看到‘成都造’,听到‘成都造’的声音,感受‘成都造’带来的科技温暖。”
同样受益的还有全国首个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天府新谷。天府新谷集团副总经理杨帆在现场表示,天府新谷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孵化出了无数优秀的科技企业和好的产品,更孕育出了许多精彩的创业故事。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传媒力量并不仅仅是“锦上添花”,作为发现创新、传播创新的一种力量,它架起的甚至是加速成果转化的那座“桥”。
“通过这座桥梁,让前沿成果转化为传播语境,向资本、市场推进,让科学精神更多地激励创新人才投身科技创新事业,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杨帆分享了许多有温度的案例,如借助“黑神话悟空”出圈话题,挖掘园区企业参与游戏设计的过程,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合作机会;紧扣科技赋能大运,多方推动园区创业企业“古河云”通过传媒推动,让其突破性技术实现市场“海量级”传播,短时间内获得市场持续关注。
增强科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意味着更多成都创新成果被有效地推向市场环节,进而吸引更多的资源汇聚于此,为成都的科技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这也将激励更多的创新主体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共同推动这座城市向更高水平的创新创造迈进,让每个创新创造的个体、每项创新突破的技术,都成为城市创新的“新”叙事、“新”力量。
一次合力共进的再出发
新年向“新”驰骋
在科创语境里
做强“成都发声”
创新前行,为更好地推动成都科技事业与科技宣传的协同发展,市科技局积极布局,早早谋划全年重点工作。现场,市科技局办公室推介了2025成都科技宣传重点内容。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科技系统将全力推进多项重点工作,宣传重点也随之聚焦。
在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方面,统筹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推动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运营。
在实施“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行动方面,增强产业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平台进园区,分层分类搭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
在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面,常态化开展“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转化系列活动,完善“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创新转化服务模式,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科技交易大市场。
在持续完善城市创新生态方面,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持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着力提升科普能力,加强成渝双核协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活动中,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翼代表市科技局,对长期关注成都科技、支持成都科宣工作的的中央、省、市媒体表示感谢。
他表示,去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成都位列第23位,全球排名连续6年上升的背后,离不开中央、省、市媒体的关心与支持。他指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持续做好城市创新发声,成都大科宣体系建设需要坚持守正创新,紧承城市发展、紧随园区企业、紧贴社会民生,成为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力量。新年新启程,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都科技与各媒体能够更广泛交流更深入融合,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等领域持续发力,传播科技领域好声音、展现科技领域新风貌。
创新同路
2025,继续携手
加快向新而行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