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数字赋能科普 这场论坛加“数”成渝科普创新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8| 浏览:2519次

科学普及创新发展的热潮

在成渝间不断涌动

一年一度

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

正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广度、温度

助力成渝两地科普资源充分涌流

为成渝科普协同创新发展

增添新动能

1702866719317574.jpg

         12月14日,以“数字赋能科普 成渝加‘数’前行”为主题的第三届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科技部、重庆市科技局、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相关领导出席论坛,中国科协科普部、战略发展部原部长杨文志,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邱成利,北京工业大学元宇宙云图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高泽龙等专家学者聚焦数字化科普建设发表专题报告,来自成渝地区各区县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和科普基地代表共计230余人参加论坛

1702865282731325.png

        在论坛上,举行了成渝科普基地战略合作、馆校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发布了2023年“成渝共建科普基地”“成渝优秀科普使者”“成渝优秀科普作品”名单。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围绕数字赋能科普、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了主旨演讲,掀起一场科普发展“未来对话”。

近2000场 10万人次

成渝助力“科普之翼”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在成渝“双核联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征途上,两地正同向而行,携手助力“科普之翼”展翅腾飞。

1702865355854912.jpg

        科技部司长王俊明在致辞时表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成渝地区科普工作发展日新月异,为下一步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同频共振”打下良好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成渝地区科普工作也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独特贡献。

1702865418113014.jpg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成渝地区融合日益密切,科技系统在创新机制、平台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力,科普协同创新也正积极推进。”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吴序表示,成渝科普基地要加强资源共享,通过培育一批“成渝地区共建科普基地”,进一步促进两地科普基地在资源共享、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1702865462167737.jpg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过衍介绍道,随着成渝地区的科普资源开放、科普人才交流、科普活动联合开展,逐步实现了成渝两地科普资源的共享。“希望能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实现地区间更加深入和紧密的合作,并将这种合作机制从成渝扩展到全国,从国内扩展到国际。”

1702865540120441.jpg

       “近三年来,两千余场次各类科普联合行动,让成渝地区广大市民群众真真切切体验到了科普进社区进乡村带来的实惠实效。”成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翼在致辞中表示,成渝地区科普工作要坚固优势,推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交流融合,充分发挥科普与科创两翼并举优势,以成渝地区同频共振、主动作为,努力打造全国科普工作第四极,更有力地服务于新时代全国科普事业新发展。

时过境迁

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

已连续举办三届

在科普基地共建、科普标准制定、

科普人才交流、科普内容创新、

科普资源开放等方面积极探索

两地科普资源共享不断深化

成渝科普协同与创新

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为进一步深化成渝两地科普交流活动,连续两年举办了成渝两地科普人才交流培训活动,累计近500人参与;成立了“成渝地区科普研学联盟”,共同发布全国首个科普研学服务标准《成渝地区科普研学服务管理规范》及“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线路”“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资源”各10个,覆盖了自然保护、生命科学、公路交通、航空航天、现代农业、防灾减灾、地理地貌等多个领域,打造极富成渝特色的“行走课堂”。值得一提的是,首批成渝地区10个符合标准的科普研学基地举办了近2000余场科普研学活动,近10万人次参与

         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第三届成渝地区科普创新发展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科普工作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交流融合,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科普力量。

1702865800105599.jpg

谈合作

基地签约 馆校合作

成渝科普合作再提速

         一直以来,科普基地作为川渝科普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推动科普资源互通互融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1702865878426444.jpg

         活动现场,成渝科普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与成都市规划馆代表,重庆市血液中心与成都市血液中心代表,重庆市肿瘤医院与四川省肿瘤医院代表上台签署科普合作协议。

1702865920143338.jpg

       “其实两馆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举办了成渝地区‘双城记’展览,并一直互相交流,共同推动科普事业发展。”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馆长秦海田说道,此次签约后,两馆计划共同针对成渝地区有关城市发展、自然资源等领域的科普内容进行挖掘和研究,以科普串联起两地的历史文化记忆。

积极开展馆校合作

推动科普与教育的“同频共振”方面

川渝两地的科普基地

一直在积极探索

         活动现场,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与成都体育学院、重庆市南开两江中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与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中学;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与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东区);蛟龙港浩海立方海洋馆科普基地和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共4家科普基地与5所学校签署馆校合作协议

1702865980311119.jpg

         作为签约方代表之一,成都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校长吴振华表示,此次与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的签约将把劳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融合起来,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培养科普讲解员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平台,享受更好的科普教育。“在数字时代到来的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内容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此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将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智慧编程等方面的拔尖人才。”

1702866067650296.jpg

         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李军也表示,此次与树德中学的签约将有效扩大双方合作范围,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此次在重庆签约,我们深感科普合作受到了高度重视,生命奥秘博物馆有信心把公众科普、特别是面对青少年的科普研学做到更好。”

1702866111130549.jpg

         在成都浩海立方副总经理宋文婷看来,科普教育是科普事业的重要一环。作为此次馆校签约代表之一,同时作为省、市科普基地,浩海立方海洋公园十分看重科普研学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高方面的作用。“我们结合学校的课本知识,针对海洋生物、海水环境、职业体验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开发出许多特色的科普课程。”宋文婷说道,让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将科学知识以生动的形式进行普及,其实这也是提升青少年们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702866152990849.jpg

        另一学校签约方代表,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科普科创活动总负责人江志则说道:“馆校合作方式具有很强的科普意义,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学校也将逐步和其它领域的科普基地、大学、科研单位建立合作,不断创新科普教育新形式。”

        强化两地科普建设不断升级,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3年“成渝共建科普基地”培育名单、2023年“成渝地区优秀科普使者”名单、2023年“成渝地区优秀科普作品”名单

1702866207693758.png

1702866274514660.png

1702866342175569.png

来源:创新重庆(ID:cstc_2016)

         作为成渝地区优秀科普使者,来自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郑雪说道,“感觉非常荣幸,也觉得任重道远。我将以此为动力,在未来的科普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为成渝地区的科普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此,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龚明霞说道,“此次发布系列名单,旨在深化科普领域成渝两地协同、同向发力,努力培育优秀的科普载体、人才、作品,助力提升两地公民科学素养,为促进成渝地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科普“头脑风暴”

大咖支招可建设科普实验室

        专题报告和经验分享环节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围绕“数字赋能科普 成渝加‘数’前行”的主题,杨文志、邱成利、高泽龙三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带来了一场科普领域的“头脑风暴”。

1702866423114477.jpg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为科普加“数”赋能?中国科协科普部、战略发展部原部长杨文志带来了《人工智能革命与数智科普创新》主题报告。他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首先可显著提升科普内容生成能力;特别是通过提示并向大模型提问,精准定位公众科普需求,即刻生成和推送个性化科普内容,真正实现科普“最后一公里”的抵达。

         关于如何应用大模型加速推进成渝两地科普协作相向而行,杨文志也给出了“干货”满满的建议,“对于专业科普工作者,两地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完善交流服务平台和激励机制,提升他们应用大模型作科普的能力水平,实现共建、互转、分享,推动数智科普的纵深发展;对于受众,可以继续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通过建立完善传播社群,实现科普内容的广泛传播和精准送达;对于科普内容,可以围绕‘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鼓励科技专家、科普工者者、甚至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公众,利用大模型生产和推出越来越多的具有科学性、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更容易让人接受的科普内容。”

1702866482277554.jpg

       “数字科普不仅仅是掌握和操作技术的基本技巧,更涵盖了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邱成利《新时代数字科普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主旨演讲中提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入运用数字科普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谈及对成渝双城未来科普发展的展望和思考,邱成利也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成渝两地要加快科普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科普创作能力,创作出国际优秀科普作品,不断丰富科普场馆门类;建设一批科普实验室、科技创新操作室;培育创新文化,开设科学咖啡馆、科普沙龙等科普交流活动。

1702866579833955.jpg

         北京工业大学元宇宙云图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高泽龙针对元宇宙科普带来了经验分享并对未来科普发展进行了展望。据介绍,他与团队在长期的科普工作中,探索出一种“全面科普”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业内专家针对新生概念,开展的一种覆盖全人群的科普形式。

         在高泽龙看来,“数字化时代的科普形式更加注重沉浸式体验,可以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未来,元宇宙也许将会成为科普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