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
中科院成都分院“搬家”进度再+1
11月8日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以下简称“成都文献中心”)
在西部(成都)科学城的新馆
正式启用
至此
海量的科技文献数据
将在兴隆湖畔
跟大家来一场“科技分享”
本次启用的新馆
在服务方面有何优化?
与刚刚亮相的科创生态岛
有怎样的合作?
对成都的科技创新发展
带来哪些利好?
一起来“探馆”!
立足7大板块
打造新型科技智库
走进成都文献中心一楼展厅,“甘当人梯 敢为人先”的标语让人眼前一亮。“文献中心致力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社会民众提供集科技、智慧、创新于一体的专业型文献服务空间。”在中心讲解人员的带领下,新馆的面貌一一呈现出来。
成都文献中心作为中国科学院设在西南地区的研究型文献机构,是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的重要力量。入驻新园区以来,成都文献中心先后建成各类研究和服务平台,为科技自立自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如今,成都文献中心携海量科技文献数据在兴隆湖与大家正式见面。
“我们中心的业务体系主要分为七个板块,包括战略情报、学科情报、竞争情报、知识产权、科技大数据和知识系统、科技政策、文献服务和科学传播。”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科技处处长文奕研究员指着墙上的展板介绍道,“研究型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在于,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我们自身要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国家、省、市在科技方面的重大布局,提供战略咨询。可以说,成都文献中心是一个‘战略研究+图书馆+网络中心’模式的新型科技智库。”
谈及中心未来的发展,文奕透露,“得益于数字化带来的必然趋势,未来的文献情报服务将不再局限于纸质资料,我们即将和成都科创生态岛共建‘云上图书馆’,将文献资源和战略规划服务推到用户的‘桌面’上,让科研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够享受到文献情报的服务,从而提高科研效率。”
整合科技资源
持续优化信息服务
时值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之际,成都文献中心用新的面貌新的服务,为科研人员、研究生和社会公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近百名学生见证了新馆服务空间全面启用,参观了新馆风貌和科普展览,并听取了中心学科馆员带来的科学课程《信息资源服务与知识管理工具》。
“我刚和同学一起去办理了借阅证,办理流程非常简洁和方便,办好立马可以借阅书籍。”中科院成都分院情报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敖丽娟觉得,“在这学习不仅环境优美,设施也非常便利和人性化,更重要是科技资源非常丰富,为我们研究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文献资源保障。”
“文献中心能够提供丰富的年鉴、年史和发展史等一些在互联网上难以获取到的数据,为我们专业所需的情报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服务。”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彪谈到,“同时,它也能够促进情报发挥出‘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推动成都科技创新发展。”
“新馆的启用是一次全新的迭代升级,让我们极大提高了服务的软硬件条件。”在文奕看来,“我们文献服务是不能脱离用户的,要给用户提供服务,更要和用户在一起。新馆周边全是国家级科研机构,方便中心和兄弟机构加强合作、互通有无,有助于构建良好互动的研究与合作网络,进一步推动地区的科技发展。”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