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区”动转化|彭州:校地牵手 院士领衔 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06| 浏览:4009次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在彭州市校合作“朋友圈”中

有这样一长串知名高校名单

近年来

地处成都“半小时经济圈”

位列全国百强县之一的彭州

以“校院企地深度融合”为抓手

积极链接高校院所顶尖创新资源

为科技成果转化引活力、添动能

创新潜力无限!

1684395016234178.gif

今日

我们一起来看牵手知名高校、院士专家团队

“纷至沓来”背后的彭州“吸引力”!

镜头一

中试平台初具规模

催生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核磁共振波谱仪、投射电子显微镜……走进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一台台“身价不菲”的仪器整齐地摆放在实验室里。而在研究院综合实验楼后,现代化的中试厂房已初具规模。

1684395813861582.jpg

       自2019年正式落地彭州以来,研究院致力于推动高端化学品、功能性新材料、新能源、碳中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在短短几年时间建立起中试中心及分析测试中心,并引聚了由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彭孝军院士、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领军人才梁长海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团队,在服务成都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在2022年,研究院获批四川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

       作为建设者同时也是见证者,研究院中试中心主任修景海教授对研究院充满感情。“实验设备要如何摆放?”“如何让设备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了几十年的修景海,在实验室管理及创新平台建设上是一把好手,2020年来到研究院后,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一个可为石油天然气化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及材料工程等领域创新项目提供中试验证的创新平台逐步成型。

1684395891101580.jpg

1684395955425670.jpg

       “中试是对实验室成果放大验证的过程,是成果走向大规模产业化前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可以说,中试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修景海在高校工作几十年,他深知中试平台建设的重要性,“高校不缺好成果,但过去由于缺少中试基地,很多成果多停留在纸面的论文中,研究院正是要补齐这块‘短板’。”

       随着中试平台的建立,科技成果正在加快转化——蹇锡高院士的高性能工程塑料项目已经投产;周集体教授的乡镇无人化智能污水专利技术正在西南地区推广;就在近期,在研究院完成小试、中试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被无锡一企业“相中”,即将投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我们目前还有多个创新项目正在研究院进行中试。”眼下,修景海一年中已有近一半多的时间在彭州度过,“在这里,我们大有可为!下一步,研究院还将充分利用彭州科创平台及中试基地的优势,加快推动相关项目产业化进程,同时将大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技术经理人,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力量。”

镜头二

“塑”造新优势

院士成果在彭州“开花结果”

       与研究院比邻而居,成都天顺保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顺保利”)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的产业化项目,致力研发、生产新型杂环高性能工程塑料。

1684396008110867.jpg

       天顺保利总经理郑文全介绍,公司由泸天化集团、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大连保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技术源于蹇锡高院士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曾先后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次转化的系列材料属于国内首创、国际领先,解决了传统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和可溶解的技术难题,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既可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疗这样的高精尖领域应用,也可在家用电器如不粘锅等生活场景下使用,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在郑文全看来,多方强强联合携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必然会产生“1+1>2”的效果,“蹇院士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把科研转化为服务国家建设的成果,而他对四川这片土地有着一种‘家乡’情结;泸天化集团有技术转型的需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可以提供资金、项目生产及建设支持;研究院可以提供创新平台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彭州有雄厚的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保驾护航’。”

1684396081282288.jpg

1684396156913005.jpg

       正是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下,蹇锡高院士很快下定决心,在距离大连千里之外的彭州,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时至今日,郑文全依然清晰地记着2019年12月26日这一天,“我们飞到大连与蹇院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在当天,我们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回到彭州后,郑文全带领团队迅速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蹇院士每隔几个月就会来彭州视察工厂建设情况,并给予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在与蹇院士团队的合作交流中,郑文全也对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更深的感悟,“科学家更加注重技术研发,企业家在产品生产上更有经验。企业家要主动与科学家对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好、更快地打通科技成果产业链转化的关键环节,让好成果加快实现产业化。”

       就在2023年6月,一期年产量达500吨的新型杂环高性能塑料生产线即将投产,为成都相关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增添“新动能”。

科技创新“一把手”谈

       在彭州市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的展厅里,一张张规划图、一块块展板……生动“讲述”着彭州近年来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1684396256122033.jpg

       指着展厅里天府中医药创新港项目效果图,彭州市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敏十分感慨,“项目包括了研究院、研究生分院、产业学院以及成果孵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经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1684396315662216.jpg

       近年来,彭州坚持以“5+5+N”科技创新体系为引领,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化和产业化水平。特别是聚焦新型材料、航空发动机、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建成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北航成都航空动力创新研究院等4家新型研发机构并实现高水平运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8项,产生重大科技成果近10项,转化产业化公司12家,充分赋能了产业“建圈强链”。

1684396376261719.jp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校合作成为彭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市校合作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助力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同时也利于联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输出和转化能力,把科技研发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最终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据陆敏介绍,市校合作创新成果对推动彭州产业“建圈强链”带来了积极影响,“依托‘人才+项目’招商引智模式,彭州现已拥有7位院士领衔、28个专家团队组成的领军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卡脖子’项目、颠覆性技术攻关,在创新资源集聚、促进域外成果落地等方面成效初显。”

       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陆敏表示,下一步,彭州将从提升成果吸纳转化能力、加大中试平台建设力度、提升成果转化服务保障能力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校院企地深度融合”为抓手

彭州,正努力跑出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

“数”说彭州——

1684396992533034.gif

    • 坚持提高科技成果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彭州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9亿元

    • 构建企业创新平台,建成金大立科技-西华大学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50余个,开发半导体低钠氢氧化钾核心技术等核心应用技术60余项

    • 推动域外成果落地,引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天目先导科技项目”、重庆大学魏静教授“组合式重载大速比传动系统模块化”、西南交通大学陈辉教授“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及服役安全评价技术”等12个重大项目在彭州实现产业化。

    • 围绕重点产业链,建成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北航成都航空动力创新研究院等4家新型研发机构并实现高水平运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8项,产生重大科技成果近10项,转化产业化公司12家

    •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2022年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0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3家,成都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57个,预计“四上”企业研发投入达6.5亿元,技术合同登记成交(输出)额9100万元,均居郊区新城前列。

    • 积极引育高层次人才,近三年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0余人,年均开展科技项目80余个,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