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科技“她”力量,追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09| 浏览:9888次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活跃在各自领域的新时代女性

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她”力量——

无关年龄,不被定义

她在平凡中奋斗

亦在星河中闪耀

让我们致敬

每一位了不起的“她”


本期《科技追光者》就以一位一线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视角,聚焦基础研究,讲述成都推动基础研究背后的故事。她,就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董微。

科技“她”力量,追光!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观看视频

关键词:基础研究

为有创新源头活水来

让创新成果转化从“0”到“1”到“N”

西部(成都)科学城已引聚

“中科系”基础研究战略力量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创新驱动路径?

中科院成都分院如何扎根成都

形成创新“合力”?

让我们一起听——


追光者(讲述者)——

董微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


“中科系”深度参与 成渝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目前,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广东深圳相继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她”力量,追光!

四城之外,还有谁?

去年初,中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求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成渝地区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是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要基础条件。成都以西部(成都)科学城所在的兴隆湖周边99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聚焦航空航天、核能与核技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空间天文等重点领域,布局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新型研发机构和若干功能性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形成建设大平台、凝聚大团队、产出大成果、孵化大产业的集中承载地。

重大原创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从201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到2020年9月投入试运行,不到1年时间,填补西部百P级空白的成都超算中心在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核心区拔地而起,成为城市新地标,也见证着“成都速度”。

科技“她”力量,追光!

成都的创新策源力更是有力说明。成都在2020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全球47位。数字的背后蕴藏着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潜力与活力,成都富集的科教资源,反哺着这所提供创新机遇与平台的城市。去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已有6家。

西部(成都)科学城正由水平往纵深发展,“区”域联动、“核”心深挖,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深度参与成渝科创中心建设?在董微看来,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深度参与成渝科创中心建设,最重要的战略支撑就是要建强高能级平台构筑创新策源地,创造更多“从0到1”的硬核科技,实现创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初春的兴隆湖畔,花已开。周边99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也含苞待放,这里囊括了成都“智”造的诸多重点领域,这些根植蓉城的创新平台、蓉漂汇聚的科研团队、惠及世界的科研成果正超越钟表的转动,疾步驶向未来。


创新策源引领 中科院成都分院“落子”科学城

一座城市的创新发展之路,离不开科研院所的策源引领。

作为成都科技创新策源地,从1958到2021,63年间,中科院成都分院从蹒跚学步到昂首阔步。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和开拓进取,中科院成都分院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董微介绍,中科院成都分院是中科院的12个分院之一。包括成都分院机关、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成都有机、中科信息、中科唯实、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等9家单位。

科技“她”力量,追光!

时间,是实现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2016年,成都科学城拔地而起,是中科院成都分院发展的转折之年——成都分院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成都分院机关、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等7家研发机构、转制企业整体搬迁到成都科学城,落地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并引进上海微系统所、高能物理所、中科曙光、云从科技等集聚成都科学城,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核心承载区形成科教创产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如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成都分院的答案:产教融合。

为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动实现人才与产业精准匹配、共兴共荣,成都分院将与四川省、成都市,以及院内外相关单位共同打造集科研、教育、创新、产业为一体的中科院成都科教融合区域中心。

科技“她”力量,追光!

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除了整体迁建成都科学城,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新型研发机构和大科学装置建设等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抓住国际光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依托光电所组建中科院光电创新研究院;

推动“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等5个四川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支撑项目建设;

策划“矢量光场调控验证设施”“川藏铁路防灾减灾与生态风险防控科技创新平台”等“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基础设施;

依托成都超算中心面向“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需求筹建中科院西部科学数据研究中心。

从“0”到“1”到“N” 扮演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角色


科技合作重在“合”,聚合科创产业、整合智力资源、合规合意地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合”的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地方政府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有重要作用。

董微表示,成都分院在引导和营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环境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也是其重要使命和驱动力。

城市的核心组成要素是人,以人为落脚点的科技,最初的起点也离不开科创人才。2021年,新园区一期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将竣工投入使用,建成占地3500 亩,集聚8000名创新创业人才,将成为成都科创中心的重要载体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科技“她”力量,追光!

如今,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扎根成都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都分院积极响应并深度参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力争尽快签署“十四五”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实施“四个面向”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开启双方“十四五”合作新局面,迈进成都分院创新发展新征程。

整合“一核四区”,西部(成都)科学城将作为高端创新要素配置枢纽地,突出“从链到圈”生态赋能,构建技术转移与交易、新型研发组织、创投资本、高价值数据等关键要素的集聚高地,向新经济活力区等协同承载区和全市产业功能区嫁接赋能。

作为“一核”,成都科学城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发展需求,围绕创新链前端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形成领军企业、创新成果、信息数据、新兴产业、区域共同体全方位融合互动的发展势能,成为西部(成都)科学城的创新极核、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平台。


巾帼繁如花,盛放新时代

董微,既是活跃在

科技创新一线的成都科技人

更是成都万千女性的代表

点赞“她”力量

祝每一位伟大的女性

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