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为精准扶贫、巩固攻坚成果提供科技支撑
支持产业扶贫、促进智力扶贫
成都一直在行动
2月1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带队前往简阳市镇金镇三里埂村,调研扶贫帮扶点并慰问困难党员。
“快尝尝这个柑橘,个大、水分多,冰甜!”拿着刚刚摘下的一个巴掌般大的柑橘,简阳市镇金镇党委书记曾明自豪地当起了当地柑橘产业的“代言人”。
绿绿葱葱的柑橘树在眼前展开,绵延向远方。而这里,正是成都市科技局科技扶贫的对口点位之一。
“农业产业发展怎么样?”“村民收入增加了多少?”这是丁小斌在科技扶贫中最关心的问题。曾明介绍说,我们以前这里是贫困村,在科技局的定点帮扶下,发挥科技“特长”,请来农业专家“把脉”给咱们村引种了柑橘春见。“你看,咱们现在这里的柑橘产业发展多好,村民们全部脱贫致富了,2016年实现户脱贫,2017年实现村脱贫。”曾明感慨地说道。
在果园旁边,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横穿而过。“那是成宜昭高速。”曾明表示,三里埂村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东部新区的设立更是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接下来,我们还将打造统一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拓展市场。”
离开果园,丁小斌一行还走访慰问了三里埂村困难党员王在友、困难群众程正明。近期,成都市科技局还将集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走进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等地,慰问困难群众、老党员。
近年来,成都在推进科技扶贫工作上,在不断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系统推进科技扶贫。不仅“量身定制”扶贫方案,确定村帮扶联系人,还抽派精干人员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帮扶地开展产业规划、解决瓶颈问题、提供科技示范、开展技术服务、举办科技下乡、科普宣传等活动。据统计,2016年以来,成都市科技局对口的两个科技扶贫点共投入帮扶资金合计410万元。
当地产业如何发展?成都市科技局近年来助推技术扶贫,发挥农业专家库资源优势,邀请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专家对当地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不仅如此,成都市科技局还发挥校院合作优势,联合院校项目团队,帮助当地建设25亩的智能滴管系统示范工程、提灌站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解决好缺水问题提出科技方案。
据统计,成都市科技局近年来为三里埂村开展150余场次(8000余人次)农技讲堂和田间课堂,组织村委干部、困难群众580余人次外出参观学习,在困难群众中培养具有基本农业实用技术的人员270余人,种植带头人20余人,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强化了脱贫还要致富的意识,从产业发展中尝到了甜头。
据了解,为了助推帮扶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成都市科技局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专家意见,以科技为支撑,在特色上下功夫,帮助当地引进新品种。
以科技为支撑,扶贫成效“摸得着”。
在简阳市镇金镇三里埂村,引种柑橘春见、凤凰李——
据统计,2020年6月,610亩凤凰李初挂果10万斤,通过成都市科技局牵线搭桥,联系全市各大型超市、电商平台及市政府各个局机关为贫困户共计销售春见、凤凰李等水果14万余斤,为村民直接增收84余万,线上+线下,实现销售总收入95万元,困难群众户均增收3395元,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达到了脱贫攻坚总体标准的200%。而这只是开始,预计至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余万元。
疫情过后的关键时期,为确保贫困户不返贫,成都市科技局及时联系复工复产企业,解决了三里埂村疫情过后返岗难的贫困户79个就业岗位,确保贫困户收入不受影响!
在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发展了“菌(羊肚菌)菜套种”“雅清香”藤椒规模化种植——
据统计,2018—2020年两轮“菌菜套种”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5万余元,贫困群众户均增收7800元,较前一年增收25%,预计到2025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60余万元。
(图据:网络)
而“雅清香”藤椒产业200亩预计2020年初产6000斤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2.6万余元,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500元,较前一年增收100%。到2025村集体经济有望实现收入120余万元。
下一步,成都市科技局还将瞅准发力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加速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借鉴、可复制的“成都科技扶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