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观看需切换为兼容模式,并选择兼容性模式为IE9或IE10
第一集
● 对话对象 王元
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2020,注定将是特别的一年。
2020年,是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开展“十四五”规划、谋划未来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
在这历史重任与未来远景交汇的时间节点之上,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新冠肺炎突如其来,给全球经济和产业链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化危为机,离不开科技创新;
连接未来,更需要未雨绸缪。
仰望星空下的脚踏实地,基础科学研究还需持之以恒,这是连接未来的根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挺进“无人区”,明确改革的边界,这是抵达未来的方式;科技企业是推动时代转型与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为科技企业搭建更大的“舞台”,这是拥抱未来的触点。
机遇催人,形势逼人。我们所面临的“时”与“势”,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上,从顶层设计上去思考,长远布局,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得更稳、更实、更远。
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将举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座城市在加速前行!今日,探究科学之新,对话创新之声,由市科技局组织策划,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的《新声》科技创新系列访谈节目正式首映!
在本集,以“连接与未来”为主题,《新声》对话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
穿透未知,连接未来的路,已在脚下。
星空,是尚未开启的未知,是还未解锁的科学;仰望,是叩问未来未知的态度与方式;仰望星空,更需要我们长远谋划,脚踏实地。
而基础科学,就是我们无限延展科学未知的那块基石。
时至今日,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如何在“已知”的基础上,探寻更多“未知”?
对此,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落脚点应该是——坚持持续的知识积累和基础研究。
“此次疫情突如其来,从疫情的发现、筛选、治疗、防治,以及最后的最终解决,都要靠科技。总结战‘疫’经验,第一是我们需要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知识积累,第二是需要同样持续的基础研究。”王元表示,“这种持续的知识积累和基础研究,对公共卫生领域极其重要。”
“事实上,在国家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也把公共卫生领域当作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接下来,攻关的方向之一,即是加强持续的基础技术研究。持续的基础研究带来的是持续的科学认识和持续的技术知识,否则,当新的病毒出现时,我们还会毫无准备。”王元补充道。
平地起高楼,
楼的高度,取决于地基厚度;
大树参天,
树的伟岸,取决于它根系藏于土壤的深度。
这既是“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也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前沿科学的连接关系。科技的原点在基础科学,回归原点,应该注意到,科学研究有自身的规律,尤其是基础科学,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也绝非朝夕之功,这将是一项长期工程。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的国家创新路线图正在绘制。
在这承上启下的重要时间节点,一场疫情,让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都被激活、整合,在大国战“疫”的背后,一条协同作战的轴线非常清晰。
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创新驱动发展的未来路线图该如何勾勒?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又将如何用可确定的创新改革,持续走向未来的未知?
落脚点应该在坚定不移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体系效能上。这其中,把握好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确定城市推动创新、企业融入创新之间的边界,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明确国家创新体系的衡量标准。对此,王元认为两个核心指标至关重要,“第一个核心指标是R&D,体现研发的强度。R&D比重越高,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高级化,水平越高。第二个核心指标是万名从业人口中研发人员占的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最终,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还是要体现在经济指标上,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确定边界需要政府与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市场愿意做,而且能做的一定要让市场做,而政府要做什么呢?
政府要做战略,为城市创新选择航道,并探索走进“无人区”,去做“市场不愿意做、不想去做、也不会去做的”;政府还要培育创新土壤,去做“一家企业做不了,千家企业少不了”的环境投入;最终,要前置政府的“退出机制”,在激活市场、激活企业后,政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魄力。
水大鱼大,创新的池水,需要市场的激荡。
激荡,究竟仅是涟漪,还是浪潮?取决于市场主体——民营科技企业。
被誉为“创新理论”鼻祖的约瑟夫·熊彼特指出,“企业家是刺激和发动其他一切事情的中枢。”
创新和创造性毁灭是人类经济内生演化和增长的核心机制。而企业家,即是创新和创造性毁灭的发动者和实施者。最终,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推动时代转型与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触达未来,如何激荡出创新的浪潮?
落脚点应该在提供要素保障,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创新需要胆识,也需要容错试错的氛围。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意味着从无到有,意味着风险和挑战,有风险就可能有失败。而宽容失败,才遵循了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
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还需要多方“搭台”,企业“唱戏”,才能最大程度上激活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
如何搭建“舞台”?
王元分享了他的思路,“首先,要打开产业链,形成让科技企业参与其中的平台。其次,要提高科技公共产品的供给,为科技企业创新提供实验平台。第三,要构建覆盖企业成长周期的投融资体系。特别是在一些初期、高风险的领域中,还需要政府资金引导。”此外,可以借鉴“试点”的思路,让群技术在具体场景下落地应用,并通过应用来纠正它的不完善及错误,从而形成对行业发展有借鉴意义的成熟技术选择。
触达未来,唯有从民营科技企业,这一社会经济和创新活力的源头之水入手,才能激荡出更多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