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高端外国专家来蓉,他们眼里的创新成都是……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8| 浏览:10263次

在他们眼中,成都是什么样的?


是宜居的,是创新的,是前沿的


在他们眼中,成都未来怎么发展?


要科技创新,要引才引智,要深化合作


他们是谁?


他们来自乌克兰、日本、瑞士、澳大利亚、泰国、英国


他们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学科大拿,以及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行业领军人物


今天,他们齐聚成都


为我们城市发展、引才引智、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一场“头脑风暴”正向我们袭来

11月28日,由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与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局)联合主办的高端外国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天府新城会议中心召开。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为本次座谈会致欢迎辞,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洋出席并讲话,成都市科技局(外国专家局)局长丁小斌主持本次会议。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来自乌克兰、日本、瑞士、澳大利亚、泰国、英国等国的7位专家。他们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交流和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科研工作经验,在座谈会上分别围绕“未来科学研究趋势、基础研究领域部署、以及如何更好的应对全球问题和挑战等”发表了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主旨演讲。各位专家还就“如何加强成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激发成都各主体创新活力、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议题开展了深层次的交流,对中国的科技发展、以及成都的引才引智,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在这场对话中他们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对成都的发展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今天,小科就带你一起来感受一场科技的、前沿的、创新的“头脑风暴”。


谈城市 成都是首选的宜居、宜商、宜创新城市


“科学创新和引才引智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如今,成都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中正迎来新的机遇,成都求才用才的渴望令人钦佩。”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洋说。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泰中教育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关国兴见证着成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关国兴24年前第一次来到成都,对于今天成都的变化,关国兴用4个词表达了他对成都的印象——“很漂亮、很规范、很干净、很现代化”,认为成都是首选的宜居和宜商城市。关国兴表示,根据WHO宜居城市思想提出的4个指标——包容性城市(Inclusive city)、环境持续性(Environment Sustainability)、经济适用房(Affordable housing)、连通性和可访问性(Connectivity and accessibility),成都目前城市发展已经达到“宜居”的目的。接下来,成都可以持续发挥自有优势,扩大、深化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特别是应该把握住“一带一路”的机会,成都可以作为连接欧盟与东盟的核心枢纽,从发展物流供应链、推动教育国际化与教育资源共享、引进人才与提升本地社区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多管齐下,进一步优化宜居环境。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的母亲伊莎白·柯鲁克是从成都华西坝走出的最高国家荣誉--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柯马凯的外祖父参与创建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外祖母参与创办蒙特梭利幼儿园(今成都市第十一幼儿园)、弟维学校(今成都市红专西路小学)及成都市盲聋哑学校(今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柯马凯的父母帮助创建中央外事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1994年柯马凯和朋友创办了京西学校,这个家族前后共有五代人的命运和中国教育紧密的连在了一起。“这些年来,成都的变化特别大,已经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看好成都的发展。”讲一口流利中国话的柯马凯说。


谈科技 成都在机器人研究领域一直在发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建筑机器人研究理事会主席、国际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副主席新井健生是微型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通过将微型机器人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在高速微纳操作器“微型手”、面向组织再生的超高速组装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突破。


对于成都的创新发展,新井健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新井健生表示,成都在机器人研究领域一直在发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除了工业机器人,未来可以继续关注服务型机器人,可以在老年人看护、医疗、农业等日常场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瑞士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研究专家博江盟的演讲主题为药物领域面临的挑战。“科学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病患提供他们需要的治疗手段。”在博江盟看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基础性研究不能忽视,包括医疗健康、化学、生物、数学等。此外,还需要培训专业人才。


对于成都来说,如何产学研结合发展?博江盟认为,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会带来更多的创意,从而推动成都创新发展。


谈创新 关注纯科学与应用科学 开展跨境垮领域的科学研究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亚历山大·莫利亚尔长期从事飞机结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拥有18项专利并应用于航空材料领域。在他看来,没有新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现代技术就不可能发展。机器和设备的新类型和模型的出现需要研发新材料,这些材料通过其特性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新材料的出现将带动高质量的新型设备的产生。


亚历山大·莫利亚尔认为,航空材料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体现在四个主要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创建新的合金体系,包括具有梯度结构和性能的材料体系;在金属和非金属基础上研发新的复合材料,主要使用纳米级成分;研发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关于加强中国,包括成都的科学创新和国际合作,我希望能推动区域内所有大学建立联合研究和创新中心。以创新中心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他说。

延伸阅读


“成都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点赞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通报表扬。在此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点赞的探索中,“成都经验”以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进行了先行先试的尝试。

当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今年1-10月,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19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94.56亿元,同比增长28.77%;2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论证;5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总数达到42家,34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及众创空间65家;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00家以上,总数有望突破4100家,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突破9300亿元,同比增长12%。率先在国内开展技术经纪职称制度改革,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做法作为典型经验被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获得国家科技奖29项,占全国获奖总数10%以上,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稳步增强。

成都还以深化校院企地合作为抓手,加快提升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能级。

制定实施《全市产业功能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促进创新资源向产业功能区集聚转化,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能力。与电子科大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280场(次),组织我市企业1000余家走进上海交大、华中科大、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知名高校,组织170名院士专家走进产业功能区,推动30余个产业功能区与1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深度合作,推动校院企地共建国际麻醉及神经创制与转化中心、以色列Kamedis亚太·中国药用植物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17个,实现725项技术成果有效对接、达成校企合作项目28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