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当下,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角力,科技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这个特殊时期,成都各领域科研工作者迅速行动起来,利用各自技术研发优势,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用科技力量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为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贡献科技力量。
成功研发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开展病毒基础科学研究、启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服务机器人在医疗机构上岗……不断传来的新进展,成为成都“硬核”科技赋能疫情防控的一个个生动“剪影”。
科技
是我们抗击新冠肺炎
这一战“疫”中
最“硬核”的“武器”
当下疫情依旧严峻,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必不可少。
研发出西南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已完成从生物原材料、医学实验室产品到专业化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具备研发制造体外诊断设备、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系统化专业能力,产品涵盖生化、免疫、快速检测、血液、血型、凝血、尿液、分子诊断、病理等九大平台。
▲迈克生物研发出的试剂盒(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功”在平时,方能应在“急”时。正是基于已有的强劲研发实力和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正式公布后,迈克生物经过全力攻关,1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研发成功。迈克生物试剂研发总监龙腾镶表示,迈克生物研发的新冠肺炎试剂盒具有精准性高、检测耗时短、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势,“我们现在可以实现2个小时内完成96份样本快速检测,”龙腾镶说道,“目前采用同样检测方法的产品,平均耗时3小时。”
目前,迈克生物正在加紧临床试验,并积极准备资料向国家药监局申报注册批件。龙腾镶公布了目前检测试剂盒临床试验的数据,“截至2月1日9点30分,我们在四川省疾控、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已做了216例检验,核酸检测结果与已批准上市的试剂盒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效果达到了预期。”
新冠肺炎试剂盒的研发、临床试验推进也得到了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药监局、四川省经信厅等部门以及成都高新区的支持,有效保障了产品的顺利研发,这让龙腾镶直言“很感动”,“特别是在我们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各方帮我们联系临床资源,并为我们实验人员协调生物防护服,保障了我们的进度。”
对于检测试剂盒获得审批后的产能问题,龙腾镶自信地表示,“产能不是问题。我们目前储备的是2万人份/每天,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提高到5万人份/每天”,将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有效筛查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提供有力保障。
接下来,除了进一步完善检测试剂盒临床试验,尽快通过药监局审批外,龙腾镶透露,团队正在策划做一个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试剂盒,届时普通家庭通过唾液就能够进行初步筛查,给疑似病例是否确诊带来帮助,“它是初筛的一种手段,并不能代表确诊,原理类似检测怀孕的试纸,可以快速做一个筛选。”
▲迈克生物研发人员正在研发试剂盒(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试剂盒快速攻关研发,彰显“成都造”技术能力和效率。对于成都生物技术的总体研发实力与未来,龙腾镶充满信心,“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雄厚,无论是做药的还是做原材料的,上下游产业链上的生物公司很多。同时,高校资源丰富也为我们提供了人才保障。成都也抢先在天府国际生物城布局,引入上下游企业和资源,随着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崛起,未来整个四川在中国生物产业乃至国际生物产业上将会争得夺目的一席之地。”
抗击疫情,基础研究在快速推进。科研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地研究病毒的致病机制,为探寻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依托成都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成都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细胞受体多组学研究及网络药理学筛选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研究,探索并验证新型冠状病毒介导ACE2的发病机制,筛选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得到有效成分,从而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增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能力。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去年3月,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暨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在成都举行了揭牌仪式,全川首个以钟南山院士命名的工作站正式落户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截至目前,该平台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且“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获2019年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我们实验室主要围绕病毒发病机制以及药物筛选进行研究,探索并验证新型冠状病毒介导ACE2的发病机制。” 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副所长、成都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负责人李国平介绍,ACE2作为受体就像病毒进入人体气道的“大门”,研究这个门是如何“开”的,对于防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ACE2的高表达,导致病毒更容易进入细胞内并调控病毒的复制,ACE2可以作为防控病毒重要的靶点。”
“通过基因分析平台的筛选,我们还发现柴胡、川牛膝、葛花、葛根、萱草根这几种中医药可以作用于病毒进入人体的关键靶点(ACE2)。”他说,“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治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每个地区发病情况,建立大数据模型,筛选高风险模型,判断什么时候会出现拐点。”
事实上,为了加快推动科技攻关,首批成都8个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已正式启动,成都市科技局将对首批8个项目立项支持280万元,加快推动疫情防控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装备的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依托成都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细胞受体多组学研究及网络药理学筛选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研究”也在其中。
可以预见,这些“硬核”含量很高的科技攻关任务,将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到重要的科技支撑。
迎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任重而道远,但多方正在研发攻关。
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药、高端生物类似药及重组RNA病毒三聚体疫苗研发和产业化,董事长梁朋博士表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基因研究进展快速。1月10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张永振教授领导的协作团队完成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测序;1月24日,浙江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成功分离到滴度高的新型冠状病毒毒株;随后广东省疾控中心也分离出了毒株。这些研究对于后续相关疫苗的研制、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以及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后,三叶草迅速启动了“S-三聚体重组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项目,目前已完成基因设计、密码优化,开始基因合成工作。据了解,不同于传统的菌株或毒株培育制备疫苗的方式,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病毒抗原的病毒疫苗生产方式,在保持了抗原纯化性、有效性好的同时,还具有安全性高和研制速度快的优势。
(图据:三叶草生物制药管网)
梁朋表示,三叶草通过基因重组构建 2019-nCoV 冠状病毒的 “S蛋白-三聚体” 抗原疫苗,并通过基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快速表达系统生产。预计6-8周后可获得高纯度的“S蛋白-三聚体”疫苗,从而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检测和实验。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点,在具有潜在危险的接触式场景下(比如医院),智能机器人在巡检、测温、导诊等场景中大有可为。
日前,为了有效减少医院内的交叉感染防止疫情蔓延,全自主智能服务机器人系统方案提供商——越凡科技向成都市第十人民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医疗临床中心)无偿提供了三种类别的机器人,减轻一线医疗人员工作压力,助力疫情防控。
三款机器人中,“知屏”机器人用于医院门诊,可开展防疫宣教和信息查询工作,它是一款全自主智能服务大屏机,集跨楼层服务、识别、讲解、引导、推广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可在医院内自由移动科普防疫知识,实现24小时移动“小喇叭”功能;
“享递”机器人可在隔离住院部开展物资配送工作,它是一款跨楼层智能递送服务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定位并递送产品、货物等,100L的超大载货能力使得它兼具传统递送机器人的负载和室内递送服务的双重功能;
“小贩”机器人可在后勤办公区售卖小商品,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它是一款针对泛零售领域的全自主智能零售服务机器人。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我们研发的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寻人交互,服务面积宽,可24小时不间断服务,能有效减轻一线医疗和后勤人员工作压力。”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黄山介绍,目前公司先期运送的三台机器人已送往医院,正在紧张调试中,力争尽快上岗。
在这场众志成城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战“疫”中
每一次技术突破
都让我们看到科技的速度
战“疫”不停
努力不止
让成都“硬核”科技
为这场战“疫”贡献铿锵有力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