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无疑是这个3月最热的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明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大数据、人工智能……
这些新基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动复工复产中的作用,令人瞩目。
以新技术为基础,疫情中科技新产品在医院、工厂、学校、机场、车站、办公楼中落地,以科技之力支撑城市的“逢春苏醒”。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后疫情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如何借势发力?
我们采访了3位业内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新技术将如何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话嘉宾: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
周涛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陈光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问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看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应用于决策、发现、处置等全过程。具体而言,它们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周涛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周涛:在做出重大决策时,数据、算法及其分析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我们要通过大量的本区域的、其他省市的确诊病人数据,才能判断当前这一地区处在哪个传播阶段,从而为小区隔离、学校复学、复工复产等的措施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此外,在疾病管控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可了解不同人口流动情况。
陈光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陈光: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散分布式通讯状态相联系,通过通讯运营商及手机终端,对人群、特别是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入川入蓉情况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
邬贺铨:例如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打造的“青龙街坊家空间”通过含院落自治云平台、可视可集成化电子地图的“一中心”和“e家、e安、e服”三平台,营造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利用云平台沉淀的“社区数据”来助力疫情分类防控,初步实现了线上“五色卡+”精细化颜色管理,线下“五色卡”精准化管理服务。青龙街道由于前期智慧社区建设走在前面,因此在疫情防控中更主动筑牢“群防群控”第一道防线。
问题2:通过此次“实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未来智慧城市管理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光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陈光:过去更多是从顶层设计、宏观设计、从结构的完整度上去考虑智慧城市的建设,许多的智能建设更注重演示性和系统的优化。智慧城市结构的系统性替代了对问题本身的策略安排。这是关于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
周涛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周涛:信息化的支撑手段和数据共享的机制存在一些缺失,也缺乏信息共享方式。目前,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都采集了一些个体数据,但缺乏数据整合共享的机制和动力。应建立一个一体化、强有力的快速协同公共应急信息化的支撑机制,未来,可以搭建起省、市、区、街道、社区五个层级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如有需要,立刻激活。同时,怎样保护市民切身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问题也需要一一梳理清楚。
问题3: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在未来城市管理哪些场景中充分应用?成都在这些领域有哪些优势?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
邬贺铨:城市交通、公共卫生、城市治安、城市环保是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难题,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如,在城市交通领域,需要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的感知数据;在公共卫生治理中,将工商、标准、计量、检验检疫、认证等部门的数据以及原材料供应链的数据融合,对食品和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在城市治安管理中,对危化品企业、仓库和车辆实行全面的物联网监视;在城市环保管理中,可利用5G、无人机、物联网结合,利用大数据建立大气、水和土壤监测网络。
成都拥有的信息技术高校与研究机构在国内城市中排名较前,在信息技术人才的集聚方面也很有吸引力。信息技术产业是成都的支柱产业,在信息安全、软件和集成电路等领域优势较为突出。成都的创新与营商环境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很有竞争力。这些都是成都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的基础。
陈光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陈光:未来,成都可以在科技推动疫情防控与网络社会治理、在线办公与宅居经济、在线产业与新生产力等新场景领域发掘发展机会。在疫情防控与网络社会治理中,可重点关注病毒筛查与药物研发、5G远程医疗、人员身份监测和健康数据分析、公共信息AI对话式触达、公共空间体温监测、新型防护和消毒设备、智慧社区与治理等相关技术与应用;在线办公与宅居经济领域,可重点关注在线政务、在线财务、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智慧康养、虚拟社交、网上博览馆、网上技术交易、网络文创、旅游在线展示、运动健身、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安全外卖、非接触快递等领域的技术与应用;在线产业与新生产力领域,可重点关注对传统零售和金融网点进行线上化业务改造服务、线上流量池解决方案、物流配送平台、运输能力数据库、网络图与调度系统、企业在线人力管理系统服务、企业生产效率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
问题4: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成都可以在哪些方面展开探索?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
邬贺铨: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基建是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成都可以抓住这一战略机遇,重点扶持与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有关的创新研究及产业发展,优先安排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培育与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例如工业互联网,是上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建议成都选择有代表性的垂直行业企业,促成其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各类软件,提供解决方案,服务于更多行业的企业,带动产业数字转型升级。
周涛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周涛:在大数据领域,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提供政策上的保障,更多尝试与先进的技术公司开放共享数据。同时,政府要开放足够多的应用场景,打造针对新技术、新模式的落地应用场景,开放机会清单。而在具体应用场景上,金融、医疗、环保、教育、工业等都是可以探索的领域。
AI+
大数据+
科技之智激活发展新动能
智慧城市
未来可期